三伏天中藥穴位貼灸療法

三伏天中藥穴位貼灸療法

品丞從小就是過敏性鼻炎的小病號,晨起噴嚏、鼻水、鼻癢、眼癢是家常便飯,季節變化的時候症狀更是嚴重,有時候一整天臉上都掛著兩行鼻涕,同學替他起了個外號”鼻涕蟲”。上課時不能專心、睡覺時鼻塞影響睡眠,考試時則忙著擤鼻涕無法專心做答,一旁的媽媽也有氣無力的說”每天吃藥,結果還是一樣”。後來在舅舅介紹下,媽媽開始帶著他來看中醫,同時也應醫師的建議,接受三伏天中藥貼敷療法,惱人的鼻炎遂逐漸改善。

根據最近的公衛研究統計,台灣地區的過敏性鼻炎患者約為25%~30%,大台北地區更高達49%,且六年級以下小朋友更是每3個就有一個是鼻過敏,並且呈現逐年升高 的趨勢,除了遺傳體質之外,外在環境(飲食習慣與空氣污染)也可能引起過敏,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最新調查指出,全台過敏人數高達七成,其中有六成不知道自己有過敏。

根據內經《靈樞》「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人體陽氣隨著自然界陽氣盛衰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天候的變遷與人體息息相關,故有中醫「春夏養陽」之原則。
三伏天灸療法使用已久,即是根據「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針對冬天容易發作的復發性疾病,提早在夏天作預防性治療,以減低冬天的發病率,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2006年張恆鴻教授的研究團對做了一系列有關三伏天的研究,藉由量化的問卷來獲取病患實際的反應,其結果顯示顯示中醫三伏天穴位貼敷能改善患者的症狀及生活品質,是相當有潛力的治療方式,2009年中國醫藥大學林昭庚教授團隊發表了一篇”中醫養生三伏貼敷療法針對過敏性鼻炎之療效分析”,結果顯示三伏貼療法對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臨床症狀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且認為三伏貼療法對過敏性鼻炎是有效的中醫輔助治療方式,2010年嘉義朴子醫院許維宏醫師更將”中草藥敷貼針對過敏性鼻炎之隨機對照實驗”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AMERICA JOURMAL OF CHINESE MEDICINE),這個嚴謹的臨床試驗設計研究結果指出試驗者在接受三次中草藥敷貼治療後(1周1次,共3周),在症狀及生活品質皆有所改善,且有統計學上顯著的差異。
另外,也有臨床報告指出,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之有效率達80%,而中國大陸的學者也指出三伏貼療法的療效會因為中醫的證型判斷及敷貼膏藥的內容物和療程時間的不同會有一些差異,因此選擇適合的中醫診所或醫院做治療是必須的。

天灸療法最早記載於唐代醫家孫思邈所著之《千金方》內,是結合中醫時間治療學與傳統中藥的療法,天灸療法可分為夏至採用的三伏天灸和冬至的三九天灸。三伏天的具體日期是按照中國傳統的干支紀日法來推算: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在這段期間,自然界天氣炎熱,也是人體陽氣旺盛、最具抵抗力的時候,此時治療虛寒性疾病療效最好。雖然在三伏天進行穴位敷貼是最合適的,但其前後天氣均相當炎熱,都可進行敷貼,也均具有防治效果。

「三伏天」即在天氣最熱的時候,利用具有溫陽、逐痰、祛寒等作用之中藥製作成藥膏,對患有呼吸道疾病病患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貼敷治療,能激發人體陽氣,扶助人體的正氣,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減輕及預防在冬季容易發作的病症,具治病、防病療效,為冬季作好準備。

一般建議接受三伏天灸療的病患應連續貼敷三年,以獲得完整的治療效果。適合接受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的患者,主要是針對過敏體質或者容易感冒的兒童,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而成人在針對如: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方法改善症狀。而在貼敷期間建議不要食用冰品、瓜果、飲料等的食物,配合飲食養生,更能達到「春夏養陽」之功效。

台灣夏季天氣悶熱潮濕,大家普遍喜飲冰涼、喜食生冷。但是,夏季脾胃功能較為遲鈍,過食寒涼不僅損脾傷胃,更違背春夏養陽之原則,有損健康。因此,三伏天飲食應諄循古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的原則,以防暑益脾滋陰生津為主。暑濕不利於脾,即影響水分代謝及消化功能。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易消化又幫助水分代謝的食物。例如蓮子、綠豆、薏苡仁、蔬菜、百合、瘦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此外,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也正是陽氣旺發之時,稍作勞動,即大量出汗,口乾舌燥。因此,「補水」也為三伏天中重要的養生方式。但切記不可飲用過多清涼飲料或冰製品,如果因為消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容易導致內寒過甚,而體內陽氣虛衰,就錯失了「春夏養陽」的好時機。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也是一年中最潮濕、最悶熱的日子。
每年到了這個時節,許多中醫門診都會特別開辦三伏天灸療特別門診,提供患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病患作為輔助治療。建議容易感冒者,氣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患者,體質虛弱者,進行「冬病夏治」,為健康打好基礎!

Tags
關於醫師 | 總院長 郭大維

『辛苦一陣子、受惠一輩子。』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 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高雄醫學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