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覺得我身體濕氣太重,所以吃了很多祛濕利尿食物跟保健品,也煮了紅豆茶、薏仁水,但我怎麼覺得濕沒去掉,反而越來越腫呢?」
濕是什麼? 中醫所講述的「#天人合一」養生之道,是指人類與大自然間互相共存、息息相關,外在環境的變化也必然影響人體運作。
而在這天地之間,又有六氣之分—風、寒、暑、濕、燥、火,當這六氣過與不及時即會變成六淫,成為產生疾病的因素。以濕來說,把種子埋到土裡,若不澆水,當然不發芽,但若是土壤太濕,種子也會因而腐爛,同樣的,不論是外在環境的濕氣或是體內失衡產生的內濕,都會影響人體健康。
「濕」邪致病特性:
‼濕性重濁:
濕邪侵入使人體產生沉重症狀,如:感覺困乏、肢體痠沉、排便上不乾淨而覺肛門墜脹,而濁則是混濁不清之意。像是糞便黏膩、小便混濁、女性陰部帶下分泌物等等。
‼濕性黏滯:
濕邪致病有黏膩、停滯的特性,分成兩個方面:
1️⃣是症狀的黏滯性,如濕阻腸胃,消化不順暢且排便常出現解不乾淨、覺腹中仍有物卻怎麼樣努力都空無一物或是排便糞便容易黏附在馬桶;
2️⃣另一種是病程的纏綿性,因濕性黏滯,病程一般容易反覆發作,像是「#濕痹」的關節炎,常感覺關節痠重,固定點反覆腫痛。
‼濕邪阻遏氣機,因而損傷人體陽氣
想像穿著泳衣,在尚未下泳池前,走路輕快,但當從泳池上岸後,明顯覺得活動的阻力變得比較大。所以不論是因內部生濕或是濕邪入侵,人體的運作代謝變得較吃力,而無法有效率新陳代謝下有易造成濕氣聚積,所以,濕,既可能是病因,又可能是病理產物。
從頭到腳的祛濕保健:
「頭」👩:夏天洗完頭後常用自然乾來省一事,但濕著頭又吹風容易感冒跟頭痛,盡量將頭髮吹乾,張開手掌伸入頭髮裡摸摸頭皮,要是乾爽的才是把頭髮吹乾。
「口」👄:天熱貪涼飲冷總難免,但生冷食物不宜過量,除了夏天食物新鮮度以外,過量生冷食物易影響腸胃消化,當最近排便不順或總是解出黏膩惡臭便便時就要多留意飲食內容。
「身」🧘♂️:現代人總有無法動起來的理由,冬天凍不動、夏天熱難動,有規律的運動,讓血液循環跟新陳代謝穩健運作,就是身體最好的除濕機。
「腳」🦶:夏天雨水多,腳常悶濕,有些人習慣晚上睡覺電扇直對腳底吹,腎經的起始穴道「湧泉穴」即在腳底處,主宰了人體全身元氣,應保持乾燥、避免風寒濕侵襲。
祛濕穴道腳輕醒腦:
#承山穴:在小腿後方正中間,小腿肚用力呈”人”字形中間處。承山穴也在小腿肚朏腸肌上,輕按揉承山穴能改善下肢痠脹,增進下半身循環。
#陰陵泉穴: 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脾經穴道,脾為運化水分的臟腑,當濕氣困脾的時候就會出現腹脹反胃、水腫、大便黏馬桶。此穴可清利濕熱、健脾益氣。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四橫指幅),腸胃或是婦科不適,可輕揉穴道或是熱敷,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穴道。
🍵保健茶飲:
陳皮茯苓茶: 茯苓5克、陳皮2克,將材料洗淨後,放入杯中,沖入熱水,悶泡約5分鐘即可飲用。
🍃精油保健:
可選取祛濕化濁類的精油,如:廣藿香、迷迭香、絲柏、杜松、薄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