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此時天氣通常非常炎熱,人們在這個時節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擾。以下是夏至常見的5類疾病以及中醫的處理方式:
1️⃣#中暑:
門診常見病人一進診間就說中暑了,但其實通常指的是中暑的前兆-熱衰竭、熱暈厥。
⚠️熱衰竭:大量流汗、疲倦無力、頭痛、胃口差、噁心/嘔吐等症狀。
⚠️熱暈厥:因汗流太多而皮膚濕冷、脈搏變弱,導致頭暈甚至昏倒。
⚠️中暑:體溫高、皮膚乾燥發紅、心跳急促等,需要立即送醫,以免有生命危險。
⚠️中醫治療:中醫認為中暑是由於熱邪侵襲所引起。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清熱解毒、止痙、生津的中藥,如青蒿、黃芩、鉤藤、人參、麥冬、五味子等。
2️⃣#消化不良:
夏天胃口差,吃進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餐後容易飽、腹脹、打嗝、噁心等。通常會使用健脾和胃的中藥,如茯苓、白朮、神麴等,以增強消化功能和調節脾胃。
3️⃣#失眠:
失眠與夏天心火旺有關,因此常使用清心安神的藥材,如酸棗仁、龍骨、牡蠣等。
4️⃣#皮膚炎:
夏季氣候濕熱潮濕,容易發生皮膚搔癢。採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中藥,如金銀花、防風、荊芥、蒲公英等。
5️⃣#泌尿系統感染:
氣候悶熱,加上汗水不易蒸散,夏天也常見排尿澀痛、尿液混濁、分泌物增多等。使用清熱利濕、消炎解毒的中藥,如澤瀉、豬苓、黃柏等。
✅夏至的養生保健方法、食療和穴道按摩:
📌 養生保健:
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活動,以免中暑。
時常補充水分,保持身體正常機能。
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利散熱。
📌食療:
飲用綠豆湯或菊花茶降火解毒。
吃一些富含水分、開胃的水果,如西瓜、檸檬等。
選擇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如百合、蓮子、枸杞等。
📌穴道按摩:
#太溪穴(腳踝內側,與阿基里斯腱間的凹陷處):
按摩太溪穴可以清熱利尿,對泌尿系統有益。
#大椎穴(頸部,第七頸椎骨的下方):
按摩大椎穴可以清熱解毒,對預防和治療感冒、喉嚨痛有幫助。
#衝陽穴(腳背,第二蹠骨足背動脈處):
按摩衝陽穴可以清熱解暑,有助於預防和緩解中暑。
#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下方):
按摩心俞穴可以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失眠。
綜合上述,夏至時節要及時補充水分,選擇清淡飲食,並注意調節身心,避免過度勞累。同時,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舒緩壓力,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