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自白露這個節氣起,天氣漸涼,晨間露水凝結成珠,秋天的涼意在夜間特別明顯。此時為秋季典型的氣候,日夜溫差較大且空氣乾燥,也是呼吸道、腸胃症狀好發時期。白露是轉涼的象徵,冷風開始無聲無息地入侵。這段時間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咳嗽、過敏。白露時節想要不生病,記住黃醫師這篇白露養生秘笈😎
📌白露養生要點
▶「#白露勿露身」,早晚添衣不著涼:白露後秋意越發濃厚,夜間涼爽的空氣與白天仍高的溫度形成對比。因此外出隨身帶件薄外套,以防溫差造成寒邪入侵,特別是平時呼吸道較弱,如有支氣管症狀、氣喘、鼻過敏等患者更要多加注意。
▶ 食補滋陰潤燥,潤肺養水嫩膚:秋季燥氣當令,容易有口唇乾裂、鼻粘膜乾燥、咽乾、膚乾等,也較易有便秘、燥咳等症狀。特別是新冠後遺症造成的肺陰虧耗,伴有乾咳、喉嚨乾卡、痰少痰黏等,可能在秋季時更加嚴重。
▶ 夏秋交替,顧護脾胃:秋季天氣轉涼,大自然中陽氣漸衰、陰氣達到極點,人體較易有脾腎陽虛的五更瀉泄;而秋天燥氣當令,秋燥除了傷肺產生的呼吸道症狀外,由於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亦有可能產生便秘等症狀。
白露養生,三不吃
1. 不吃油膩食物:白露時節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攝入過多的肥甘厚膩食物。可以選擇雞湯、魚湯等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滋補身體。
2. 不吃生冷食物:雖然天氣還有些熱,但白露時節已不宜再吃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脾胃引發疾病。建議多吃溫熱的食物來暖胃養身。
3. 不吃生薑:生薑辛辣燥熱容易傷陰上火。白露過後應盡量避免食用生薑,在飲食上多選用 #潤燥、#滋陰、#益氣 的食材,例如百合、水梨、杏仁、白木耳、蜂蜜等。
白露養生,三不睡
1. 不熬夜晚睡:秋冬季宜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白露時節更要注意作息規律,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點起床。
2. 不露身睡覺:“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白露後夜晚氣溫逐漸降低,睡覺時要蓋好被子,避免著涼。建議穿薄長褲或有袖子的上衣睡覺,以免寒氣入侵。
3. 不濕發入睡:睡前洗澡後要記得吹乾頭髮再睡覺,以免濕氣滯留體內引發頭痛等問題。
白露節氣超前部署:
一、預防涼燥上火
白露開始天氣會變得更加乾燥,因此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造成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麥門冬、天門冬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二、預防呼吸道疾病
秋高氣爽固然好,白露時節,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防止鼻過敏、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醃製品和辛辣酸鹹肥甘的食物。
📌 白露保健穴位
▶ 鼻子通暢:
#迎香穴 — 鼻翼外緣旁與法令紋交叉處,主治鼻塞不通,不聞香臭
#鼻通穴 — 迎香穴上方,主治各種鼻病,可通鼻開竅
#印堂穴 — 位在眉心、兩眉毛間,可緩解頭痛、鼻炎等症
▶ 提升肺氣:
#合谷穴 — 位在食指中點、虎口肌肉豐厚處,可清泄肺氣、和胃通腸
#列缺穴 — 前臂橈側、腕橫紋上1.5寸處,可宣肺平喘,利水調腸
#曲池穴 — 位在屈肘紋頭外,可疏邪熱,利關節
📌 白露潤肺茶飲:冰糖水梨桔梗茶
取大水梨一顆,去頭、挖空梨核,放入冰糖、桔梗(適量),將水梨置於電鍋中蒸煮,鍋中加入適量水,外鍋加一杯水,蒸煮後飲用湯汁。
雪梨漿可清熱生津,桔梗可宣肺化痰,適合秋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