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

春分節氣

#春分不養生

#來年把病生

#春分養生重點

#順時養生陰陽平衡

扶原中醫診所 #羅可雯醫師

春為四時之首,節氣從立春之日,歷經雨水、驚蟄走到了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間。

  春分時節雨水增多,濕氣逐漸加重,相信大家應該很有感覺,隨著暖濕氣流的增強,降水也相對開始增多,春雨綿綿。雖然整體氣溫上升,但冷暖空氣交替頻繁,天氣變化較大,時而陽光明媚,時而又會出現冷空氣來襲,導致氣溫驟降,出現「倒春寒」的現象 。

春分常梳頭

《內經素問》「頭者,精明之府」,頭部穴位豐富,也人體經絡匯集的重要部位,梳頭時梳子與頭髮的頻繁接觸按摩,頭皮末梢神經受到刺激通過與大腦皮層產生共振效應,有利於調節中樞神經,有疏暢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更能改善和增強腦部循環、增強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

春分喝點湯

俗話說「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春是一年最初時,萬物從新,喝一碗湯洗滌胃腸,清清爽爽地過好這一年。

百合蓮苡湯

煮法:白河蓮子35g 百合25g 薏苡仁60g ,冰糖適量;先將白河蓮子、薏苡仁提前浸泡,與百合、冰糖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

功效:

蓮子,能補脾澀腸、固腎澀精、養心安神;百合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排佳、心煩意亂、失眠多夢等人群。

春分喝點茶

春天多風,氣候較為乾燥,春天草木生長,肝火旺盛,心浮氣躁,所以,春分養生不妨從喝茶開始。

枸菊明靚清爽茶

煮法:枸杞子10克,菊花5克、薄荷葉3克、炒決明子10克,一起水煎代茶饮。

功效:菊花具有散風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子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薄荷葉能清利頭目,決明子能清热明目、潤腸通便。此花茶能清肝瀉火、養肝明目、降壓降脂,一般適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

春分喝點粥

枸杞紅棗百合粥

材料:枸杞子30克、紅棗(挖籽)10顆、百合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煮法:大米洗淨,紅棗去核,與枸杞百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煮成粥,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枸杞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春天喝此粥能養肝血、滋肝陰、養心神。

春分早點睡

春分時節是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最好的時機,夜臥早起,還能養肝。春分晝夜平分,應順應自然規律調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利於陽氣生發和身體健康。比如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早上6點到7點左右起床,讓身體與自然節奏同步。

春困報你知

許多人一到春天就容易犯困,整天哈欠連連, 有句話「春困秋乏夏打盹」,主要因為在冬春季節轉換的階段,人體陽氣從冬藏轉為春生,氣血增長。有一些人會因為體內陽氣跟不上自然界陽氣升發的步伐,出現一種人體暫時失調的現象,也就是春困。

穴位按ㄧ按

調養身體的關鍵,在於陰陽二字,陰陽平和,則百病不生。調陰陽呢,穴道按壓是個簡單的好方法。

1.太衝穴:屬足厥陰肝經,位於足背,第1、2趾骨間的凹陷中。按摩此穴位可調節肝臟氣血,緩解因肝郁氣滯引起的情緒煩躁、胸脅脹痛等症狀。

  1. 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位於後腦勺發際線兩側凹陷處。按摩風池穴可以平肝息風,清利頭目,舒筋通脈,提升免疫力,提高睡眠質量。

穴位按壓方法:用手指按壓,每次按摩2-3分鐘,每天2-3次。

#順著節氣來養生

#年輕不養生

#老了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