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今年的最後一個月,最近日夜溫差真的很大,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都朝穿皮襖午穿紗,一下穿羽絨衣,一下穿短袖…都不知道哪些衣服該收、哪些不該收了?
溫差大時除了容易感冒?導致免疫力降低以外,同時也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這次我們特別挑選秋冬比較常見的兩大疾病,也是最近討論度比較高的顏面神經麻痺和中風 來做分享~就讓家曲醫師、馨婷醫師 和昱樺醫師 一起來跟大家談談,中醫如何治療這兩大疾病。
【顏面神經麻痺】
當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的時候,如果過度勞累、加上本身免疫力較差,就可能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情況。從中醫觀點來看,此病多因風寒、風熱侵襲面部經絡所致,主要透過中藥和針灸兩大方式來改善?
✔中藥:可以幫助身體排除風寒風熱的騷擾,並針對五臟六腑不足以及氣血不足的部分作加強,增加身體的正氣,增強抵抗力。治療上以 去風散寒、通經活絡 為主,常用桂枝湯、葛根湯、 柴葛解肌湯作加減。
✔針灸:可以活化肌肉功能,協助縮短病程,減少後遺症。在臉部針灸可選擇的穴道有攢竹、陽白、四白、顴顟、下關、地倉、頰車等,需要刺激較強時,還可以施以 透刺法,如:頰車透地倉、陽白透魚腰等,再搭配手腳取穴合谷、足三里等。
【中風】
溫差大時,容易使得血壓升高⬆加上天冷很多人都會忘記補充水分,或是經常吃高熱量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引發中風危機❗ 面對說來就來的中風,除了要把握時間送醫急救以外,在治療和術後的恢復上,若能適時透過中醫介入治療,更能幫助患者早日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
從中醫觀點來看,中風主要會分為心腎陽虛、肝陽上亢、氣虛血瘀三大類型來治療,此外會再搭配內服中藥加上針灸,幫助縮短患者的恢復期,減少後遺症。
✔中藥:主要用平肝息風的天麻鉤藤飲、益氣活血的補陽還五湯來治療,另外若有痰熱互結的問題,也會搭配用石菖蒲、陳皮、半夏、茯苓等藥材來幫助去除痰濕。
✔針灸:針灸具有調氣血及通經脈的作用,在治療中風上,不管是在急性期或是緩解期,都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方式。一般會用頭皮針來幫助血管擴張、促進腦部循環,另外再施以體針來幫助患者恢復上下肢的力氣。
入冬後天氣變化大,除了注意保暖外,平常也可以喝補中益氣的首烏紅棗茶 ?、多按合谷穴、 內關穴 來增強抵抗力喔?另外也提醒大家,每個人體質不同,當疾病發生時應馬上就醫診療,以免延誤病情!
關於醫師 | 台中院區院長 林家曲
『感恩知足,歡喜常在~』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台灣大學醫學院 理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