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過動症狀有成效 中西醫雙管齊下

改善過動症狀有成效 中西醫雙管齊下

家裡那個精力旺盛、分心迷糊、坐不住、話多,甚至還易與同儕爭吵的孩子,總是讓爸爸媽媽困擾不已,不知道這樣的表現是不是「過動兒」?該不該就醫?面對滿腹的疑惑與擔心,爸爸媽媽該怎麼做?
根據統計,在台灣約有5%至7%的學齡期兒童為過動兒,換算下來,每個班級平均會有2-3名過動兒,其中男女的比例大約是9比1,發生的情況其實比預期的普遍,「但由於有許多孩子沒有被診斷,即使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接受治療的比率仍是少數。」扶原中醫總院長郭大維醫師說。

過動症狀需由專業進行診斷 行為療法先行效果更佳
這些孩童普遍有用不完的精力、衝動控制不佳、注意力不足,坐不住、靜不下、話多、易與同儕爭吵等狀況,長期下來,甚至會衍生如行為問題、學習障礙、睡眠困擾與情緒躁鬱等,造成父母或老師在教育上相當程度的困擾。因此,郭大維建議,父母平常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況,並與學校老師保持連繫,一旦覺得孩子的表現異常,不妨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判斷,最後由精神科或兒童心理科醫師進行臨床診斷。

「目前國內對於過動症的治療,主要是以西藥及行為治療為主,不過西藥也許會有副作用,建議先接受復健行為療法、再輔以藥物治療,改善行為的效果比僅用藥物的治療顯著許多。」本身具有復建醫學專業背景的郭大維分享,門診中就曾發現一位由阿嬤帶來治療過敏的五歲小男童,有過動的症狀,後經郭醫師建議復健治療與中醫治療雙管齊下近半年後,在學校上課不再靜不下來、不再控制不住衝動、學習專注力大幅提升。

過敏兒也易發生過動 中醫溫和調理具成效
此外,他也表示從不少求診者中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孩童也易併發過動症,有研究指出過敏兒中有過動症的比率是非過敏兒的2.8倍,「因此,在飲食上要避免患孩童過度食用甜膩之物,如太油、甜、鹹的食物;也須忌口過多人工添加物的食物,換句話說,就是不要讓小孩子「吃得太好」,回歸食物本質,清淡自然,就會有助改善。同時也要避免軍事化的教育方式,讓他們適當運動,以宣洩過多精力。」

目前,中醫能運用中藥與針灸治療模式來幫助過動兒,如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與柴胡龍骨牡蠣湯等,不僅藥性溫和且副作用小,使療效最佳化,更容易被孩童吸收,「若家長與孩子都同意並能接受,針灸也是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療方式。」研究發現頭皮針能刺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分泌,有助於腦部神經復健與治療,大約有七成病童的病情獲得明顯改善,對於過動兒等病患,都有不錯療效。中醫針灸的頭皮針「智三針」(神庭穴、左右兩邊的本神穴)、「四神聰」(以百會穴為中心,劃十字各約1.5寸的四個穴位)可以開發腦力、調神益智。郭大維強調,「許多名人像是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奧運游泳金牌菲爾普斯等其實也都被診斷有過動症,所以過動症並不代表孩子智商有問題,而是一種學習障礙的情況,爸爸媽媽不必過於憂慮,反而更要用耐心與愛心鼓勵陪伴他們,相信在中西醫的合併治療下,一定能幫助他們身心逐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