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後一庚數末伏』,意思就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初伏)的時間起點,而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 #中伏 的起始時間,「#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就是 #末伏 的開始時間。三伏天,是指出現在小暑與秋分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今年2022三伏天是從7月16日開始的,在8月24日結束,因為今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有5個庚日,所以中伏就有20天,因此整個三伏天共有40天的時間。
1️⃣初 伏時間:7月16日~7月25日
2️⃣中 伏時間:7月26日~8月04日
3️⃣加強伏時間:8月05日~8月14日
4️⃣末 伏時間:8月15日~8月24日
📌中醫養生遵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也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天地五運六氣循環相互影響,而三伏天居於小暑至處暑之間,依據「#春夏養陽」的原則,與「#冬病夏治」的概念,在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將溫熱性的藥材製作成藥膏敷貼於特定穴位。
📌穴位貼敷功效是透過藥物敷貼於相應穴位而激發身體陽氣來調整體質,更能預防好發於冬季的疾病,如 #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氣喘、#手腳冰冷、#慢性酸痛、#痛經等,並減緩發作程度與頻率,以達到「冬病夏治」的目標。
📌三伏貼使用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辛溫藥材,依比例與生薑汁調勻後塑形成藥膏,因應節氣與今年新冠疫情同時也加入精油與藥物調和更符合目前所需,治療方向以溫陽、補氣、潤肺、逐痰為主,經專業醫師判斷,因症狀不同貼敷於不同背部穴位
👨⚕️中醫師結合中西醫免疫同源理論的「#調整過敏體質333守則」,建議每年「#三伏天」搭配「#三伏貼」,連續貼「#三年」。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抵抗力,增加免疫細胞TH1活性,降低免疫細胞TH2活性,減低細胞釋出組織胺造成紅腫,避免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回復身體正常免疫走向,從盛夏就開始抗過敏。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多喝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其次,三伏天要謹防寒氣入侵,忌身體受熱後立即洗冷水澡,也忌諱大量吃冷飲;最後,天氣炎熱時人容易煩躁,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態,心靜自然涼!
🚨今年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高達350萬人,門診中求診新冠後遺症的更是出現在不同年紀的人身上,症狀如疲倦、咳嗽、胸悶痛、嗜睡、嗅覺異常、味覺失調甚至皮膚紅疹等,令人不堪其擾,也造就出許多焦慮患者,擔心長新冠症狀會持續很久,三伏貼很適合確診後患者來貼敷,藉由溫熱藥性來改善病況減少長新冠發生。
關於醫師 | 總院長 郭大維
『辛苦一陣子、受惠一輩子。』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 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高雄醫學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