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篇— #處暑

節氣養生篇— #處暑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俗話說:「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秋季的第2個節氣。此時雖已入秋,但離暑氣消去仍需一段時間。

 

最近大家是不是覺得,明明都過立秋節氣,日頭怎麼還是這麼赤炎炎這麼會咬人呢?🥵☀☀

其實從二十四節氣來看,真正暑氣開始消散的節氣是「處暑」!

「處」在過去是「止退」或「躲藏」的意思,因此從處暑開始,暑氣會開始退去,氣溫慢慢下降,雨量逐漸減少,早晚溫涼,中午氣溫仍然很高。秋季名義上已經來臨,但暑氣仍未完全消退,俗稱「#爭秋奪暑」,此時便是一般俗稱的「#秋老虎」,也容易有颱風,出門雨具要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處暑習慣及飲食

1、「#秋乏」現象😪

處暑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進入一個週期性的調整階段,身體會有懶洋洋的疲乏感,俗稱「秋乏」。在中醫學來說,秋乏是為了彌補盛夏暑氣帶來人體損耗的反應,是體內自我恢復陰陽平衡的過渡性的現象。

 

2、飲食甘淡🤤

處暑屬於早秋時節,飲食應以甘淡、甘平為主,多食當季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煎炸或燒烤類食物,同時也還不建議過於溫補。

[宜多食]番茄、茄子、馬鈴薯、梨

[疑避免]   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

 

3、早睡早起😴

處暑時節開始要比夏季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改掉夏季晚睡的壞習慣,早睡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幫助身體調整氣機,以防暑氣累積。

 

👉處暑穴道按這裡

1、#手三里

(1)位置:彎起手臂時手肘出現皺褶的地方,往手腕方向大約三指幅,位在手臂骨頭的邊緣。

(2)主治:腹痛、腹瀉、齒痛

(3)暑氣濕氣交雜的處暑十分容易影響到腸胃,多按手陽明大腸經的手三里穴能幫助調整腸胃。

 

2、#迎香

(1)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2)主治:鼻塞、鼻鼽、口面不適

(3)同樣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迎香穴也是十分適合處暑調整氣機的穴道,尤其對於頭面部的不適特別適用。

 

🍵處暑茶飲這樣喝

1、麥冬滋陰茶

(1)配方:北沙參10克 + 麥門冬10克 + 百合15克 + 冰糖適量

(2)煮法:將上三味加入800cc的水煮沸,後再以小火慢煮15分鐘,放涼後服用。

(3)功用:養陰清肺熱、潤喉、減緩乾咳及喉部不適感

(4)添加:若喉部不適感較重或稍有熱刺感可加金銀花10克或薄荷10克

 

2、香薷祛濕飲

(1)配方:香薷10克 + 厚朴5克 + 扁豆5克 + 白朮 5克 +冰糖適量

(2)煮法:以上四味加入500cc的水小火煮20分鐘,放涼後服用。

(3)功用:針對腸胃濕熱不適、嘔吐感有良效

 

🍃處暑精油解秋乏

配方:

金盞花基底油20ml

快樂鼠尾草6滴

葡萄柚6滴

真正薰衣草3滴

藍膠尤加利3滴

大馬士革玫瑰2滴

 

使用:取適量塗抹在雙手後先行嗅吸,再輕輕在頸後、太陽穴處繞圈按摩。

⚠在這裡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處暑正處於夏秋轉換的時機,此時暑氣仍有殘留,食物依舊容易變質。所以說,平日飲食要特別注意,食物變質或有腐敗味道就要及時扔掉,不可將就進食,以免引起腸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