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篇── #寒露

節氣養生篇── #寒露

 

天氣逐漸轉涼,秋意漸濃。「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此節氣時氣溫降低,夜間霜露變重,而有寒露的節氣名稱。此節氣附近日夜溫差較大,而十月也常有「#秋老虎」、秋颱等,需慎防溫燥、涼燥等「#秋燥」現象。

 

📌寒露養生要點

👉🏻 寒露不露腳:俗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指寒露後,天氣逐漸寒冷,防寒保暖有助於防止秋季疾病的發生,六條經脈的起源於足部,老年人、體弱者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此時應避免穿著涼鞋,晨起或夜間時可穿著襪子或拖鞋,避免赤足踏地使足心湧泉穴受寒。

 

👉🏻食養防秋燥:秋主燥金,其性乾燥,易耗津液。此節氣易有皮膚乾癢、便秘、口唇乾燥、乾咳、感冒等現象,且肺對應五色中「白色」,平時可在飲食上多補充滋陰潤燥的食材,如白木耳、山藥、百合、蓮藕、白蘿蔔等,防範秋燥傷身。

 

👉🏻運動益肺氣:秋季為養肺好時機,運動為調理肺氣的最直接方法。此時不宜做過度激烈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快走、爬山等都適合作為秋天收斂心神、調補肺氣的運動。

 

🍵寒露養生茶飲

菊花枸杞茶:菊花 5 克、枸杞10 克、決明子 5克,以1公升熱水沖泡飲用。菊花、決明子清熱平肝明目,枸杞補腎養肝,入秋後菊花正當時,此三味藥材共奏潤燥、清火功能。

 

📌寒露養生穴位

#合谷穴:手大拇指與食指併攏,虎口隆起處。可清泄肺氣,和胃通腸。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膝外側下4指幅,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可調理脾胃,和腸消滯。

#至陽穴:位在背部正中線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拍、敲打此處可益氣、泄熱、利胸膈、清肝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