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篇— #小暑

節氣養生篇— #小暑

是夏至過後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夏天正式到來,天氣不僅悶熱,而且還會越來越熱!此時人體陽氣旺盛,炎熱高溫的天氣讓人熱得受不了,防暑防曬,避免中暑就成了這個時節的第一要務。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無法有效散熱,導致體溫升高,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如頭暈、噁心、口渴、心慌等。嚴重的中暑還可能導致昏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順應季節變化有效地解熱防暑,避免暑熱來襲,是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

✅補充水分。人體中60%-70%是由水組成的,水分在人體內扮演了許多重要的角色,如調節體溫、保持皮膚豐潤、維持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等等。一篇2013年的期刊研究指出,兒童在抵達學校前若水分攝取不足,會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成年人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30-40c.c.的水,而在高溫或運動後則需要更多的水分。

✅補充電解質。夏天高溫炎熱,身體流汗多,除了失去水分外也伴隨著大量的電解質流失,影響血液的滲透壓、神經的傳導、心臟的跳動等,造成低血壓、頭暈、心律不整、肌肉痙攣等症狀。雖然每日飲食中不至於缺乏電解質,一般日常活動無需額外補充,但如果長時間或激烈運動流汗後,則可以考慮適時電解質的補充。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建議不要超過2400毫克,或是六公克的食鹽。

✅做好防曬功課。陽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線,會導致皮膚脫皮、紅腫、色斑、皺紋、老化現象,長期暴露甚至會增加皮膚癌的機率!穿搭輕薄外套、淺色透氣的衣物。必要時可準備防曬乳、鴨舌帽、防曬帽、輕便陽傘,甚至太陽眼鏡,以預防紫外線的傷害,保持皮膚與黏膜的健康。

 

🔍小暑時節的中醫養生觀點

📌中醫理論認為,#汗為心之液,意即人體若流失過多的汗水會影響心臟的氣血運行,耗傷陰液,出現口乾、呼吸不暢、胸悶、便祕等症狀。流汗太多也會損傷心氣,特別是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更容易有心悸、倦怠的問題。而在短時間內大量流失汗水,有抽筋、疲勞、嗜睡、噁心、呼吸短且慢的症狀,也需要注意可能嗜血鉀過低,可以透過香蕉、運動飲料來適時補充鉀離子。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到:「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中醫認為,心屬火,主管血脈和神志。夏天氣溫高,心火易盛,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生氣、發怒,就會使心火更旺,導致血液循環紊亂,出現頭痛、眩暈、心悸、失眠等症狀。長期動怒傷心,還會損傷心陰和心血,造成心神不安,甚至出現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

📌飲食方面盡量以清淡、低刺激性的食物為主,避免過食辛辣、油膩、燥熱的食物,以免助長夏季旺盛的心火;另一方面也不可以貪食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傷害胃氣。清涼、滋潤的食物,如綠豆湯、西瓜汁、冬瓜湯、荷葉茶都很適合。而像是荔枝、龍眼、芒果的水果雖也是夏季寵兒,但因熱量與含糖量都非常高容易上火,淺嚐即止,不可貪多。

📌疏通 #心包經。心包經位於手臂內側的中線上,可以從手肘開始往手腕方向依序按摩。按摩心包經除了可以寧心安神,緩解心火旺盛導致的失眠之外,對於高溫中暑造成的頭暈腦脹、胸悶、食慾不振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小暑茶飲養生

沁暑涼茶:

藥材:咸豐草5錢、香薷5錢、菊花5錢、甘草3錢、紅棗5枚、胖大海5顆(敲破布包)

煮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後,放入800cc水煮沸,悶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也可加入冰塊飲用。

 

👉🏻小暑中醫養生的幾個重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小暑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節氣,也是驅除體內寒氣的好時機。如果能遵循自然規律,調節身心,就能保持健康和快樂!